九度岭古道,位居良渚新城安溪西北,为古代杭州至德清武康的交通要道之一,是“杭宁古道”必经之地。也是古道关隘、要扼之地。大有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之势,史上亦称“安溪关”。
九度岭古道北起武康镇长春村,南至余杭安溪。这里青山、茶园、竹林环绕,村后有一竹径小道,这就是杭宁驿道。驿道两米见宽,多由山岩、块石构筑,在竹林中显“之”字形盘曲而上,两边峰峦秀拔,古树参天,清泉潺潺。
名称由来:一种说法是相传南宋时,岳飞曾率兵在此与金兵开展 9 次殊死争夺,九易其手,故称九度岭,后也被讹传为 “九洞岭”;另一种说法是 “九度岭” 原属杭县安溪乡地界,历史上最早南宋时称呼为 “狗头岭”,因岭南山村康门里居民均是上八府嵊州移民而非安溪土著,又将九度岭发音成 “九洞岭”。
金戈铁马踏石痕:改变历史的九度岭时刻
■ 1130年·岳飞九捷抗金
南宋建炎四年,岳飞率军在九度岭与金兵展开九次拉锯战,嶙峋山石上至今留有疑似兵器划痕,民间传唱"九战九捷退胡马"。
■ 1860年·太平军破关屠城
李秀成部翻越九度岭时,关隘守军以明代残墙为屏障殊死抵抗。破关后太平军血洗德清三桥、上柏等镇,安溪民谣"长毛过岭杀声沸,章神庙里戏照唱"成为血腥历史的注脚。
■ 1949年·红旗插上残垣墙
5月3日凌晨,解放军23军先遣队攀越九度岭直插杭州城北。战士们在安溪老街露宿时,屋檐滴水浸润绑腿的细节,被当地百岁老人写进回忆录。